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趕緊拿好小筆記來看看吧。目前,大量的生活垃圾焚燒爐渣被用于建筑材料,例如作為土建結構層材料,生產水泥,砌磚等。然而,生活垃圾焚燒爐爐渣含有大量的孔隙結構,影響了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作為建筑材料的工程特性。
(1)取新鮮淬火的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于帶有通風裝置的密閉容器中,強制通風進行風化處理;
(2)將經風化處理的生活垃圾焚燒爐渣浸泡于納米二氧化硅和納米碳酸鈣的混合溶液中;
(3)將浸泡后的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瀝水后烘干,然后冷卻至室溫。
在強制通風過程中,空氣在熱濕的環境下將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中的有機物不斷氧化,使其有機物含量低于1.5%,降低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使用過程中新空隙的形成,提高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穩定性。同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中的游離態重金屬發生碳酸化作用,形成碳酸鹽,提高了重金屬在環境中的穩定性。
風化處理處理過程中風量和通風時間對爐渣改性具有較大的影響。優選地,步驟(1)中通風量為0.4-0.8m3/kg·min,通風時間為70~80h;步驟(1)的風化處理過程中控制溫度為25-35℃。
通風量低于0.4m3/kg·min會導致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中有機物降解效率的降低,通風量高于0.8m3/kg·min將導致小顆粒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質量損失,在優選的0.4-0.8m3/kg·min的范圍內對于有機物的降解效果及爐渣的質量損失都能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通風時間影響有機物的降解程度和降解速率,通風時間低于70h會導致有機物降解不夠完全,通風時間高于80h,有機物的降解趨于緩慢,且會導致生活垃圾焚燒爐渣的黏土化,影響爐渣的顆粒狀態,控制在70~80h內,有機物可以完全降解,且降解速率也能滿足爐對顆粒狀態的要求。
在浸泡過程中,納米二氧化硅和納米碳酸鈣將爐渣中的孔隙進行填充,降低了生活垃圾的孔隙率,增加了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作為建筑材料的抗壓強度。同時,利用納米二氧化硅和納米碳酸鈣的包裹作用,進一步降低了生活垃圾焚燒爐渣中游離重金屬的溶出性。對于上面的文章我們就為大家整理分享到這里了,再見。